文山市人民政府

新突破!文山市园区经济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可实现156亿元

信息来源:文山融媒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6日     点击:    
[字体: ]

12月25日,文山市“深化改革在文山”新闻发布会举行,副市长雷斌作文山市园区经济工作成效发布。

园区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也是培育产业的最好载体。近年来,文山市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措施,突出差异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形成了“一主一特一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一区两园六片”的产业空间布局,园区经济实现新突破,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目前,园区入驻企业77户,预计全年园区营业收入可实现156亿元,增长17.57%;工业总产值实现191亿元,增长20.38%;增加值实现36.50亿元,增长7.2%;实现税收6.54亿元,增长17.55%。

创新管理机制,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优化园区管理体制,组建文山高新区投资开发公司,实行党委领导、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探索推行“管委会+事业单位+公司”模式,实现机构精干和扁平化管理。搭建创新合作平台,鼓励企业“走出去”与高校开展研发合作、“引进来”院士及科研人员深化三七研发,科研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园区财税体制改革,探索“核定税收收入基数、安排财源培植专项补助”财税制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承接州市政府部门行政审批服务事项26项,逐步建立高效、低成本、快速的审批服务机制。持续深化与上海苏河湾集团在人才培养、产品销售、园区建设、委托招商、共建研发机构等五个方面的深度合作,引导资金、技术、产业有序转移,有效推动园区产业集聚和升级。

主动对接招商,铸强产业发展引擎

认真落实“六个不招”工作要求,围绕绿色铝和三七中医药两个主导产业不断强链、补链、延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优势,在全产业链布局上发力,有效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和要素集合。紧紧抓住剑涛和文铝下游精深加工企业,有效签约铝精深加工项目3个,项目总投资达26.8亿元;以三七为主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明年将动工建设6个项目。盛天冷链、茂盛物流、意德电子产业园等项目也将于明年落地园区并开工建设。采取“一名班子成员、一个科室、一个专班服务一家企业”的工作模式,设身处地为企服务,及时解决企业生产堵点卡点。强化“洽谈签约—落地建设—投产达产—升规入统”全过程跟踪服务,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全年在谈意向落地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77.8亿元,总产值257亿元。

完善基础设施,夯实产业发展基石

健全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大黑山至马塘管道天然气、文山至砚山天然气支线管道已实现通气,甲马石片区“五通一平”、污水处理厂和登高片区标准厂房、东西向3号路、再就业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暮底河水库至甲马石片区供水工程、剑涛供电专线、220kv龙潭变、登高片区交通服务中心、标准厂房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坚持因地制宜、绿色发展,荣获省级绿美园标杆典型,园区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不断提升。不断完善开发区总体规划编制,规划建设进出口加工贸易产业园,启动开发区国土空间详细性规划编制。

增强科技支撑,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加快搭建企业创新平台,成功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州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州级企业研发中心1个,省级专家工作站2个,州级专家工作站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创业服务机构1个。大力引进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人才,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聚集高新技术企业12户,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户,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5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户,创新型中小企业13户。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融通创新,科技人才队伍逐年扩增,共有研发人员737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6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为18.95%。加强产业集群培养,三七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三七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有序推进。

强化要素保障,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始终以推进项目建设为主要目标,采取“靶向攻坚、精准突破”的方式,高效有序推进土地收储工作,完成项目供地958亩,可直接供应土地面积606亩,可办理农用地征收转用的土地面积2503亩,纳入文山市2024年度城市批次项目计划报批土地面积719亩。采取评估谈判、对接汇报、有偿收回等措施,盘活低效用地,文铝公司低效用地500亩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对天士力、七花公司、建国冶炼等低效用地处置的协调对接,对企业的低效用地和闲置用地进行规范处置,持续发挥土地效益。

下步,文山市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抓工作“三部曲”,做大做强园区经济,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一是持之以恒抓经济指标再创新高 科学制定企业纳规工作计划,排查梳理新建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名单、“小升规”工业企业名单,按月开展监测调度,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稳中有增,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户以上。明年,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同时,紧盯高新区2025年投资项目支撑计划开工入库的9个项目和开展前期的4个项目,加强分类指导,完善入库统计资料,加快入库纳统,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

二是不遗余力抓项目全过程 对正在洽谈的项目,加大对接力度,确保意向项目早日签约落地;对引进的项目,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速度,扎实做好项目前期服务工作,确保项目落地即可开工;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对园区所有在建项目倒排工期,按照“一名班子成员,一个科室、一个专班服务一家企业”的要求,严格时序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开工,按时投产。

三是竭尽全力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马塘片区,将重点抓好剑涛项目供电、供气、供水、物流通道和园区污水处理厂,园区主干道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登高片区,将依托中央和省级预算内资金以及超长期国债政策,完善园区基础配套建设,近期实现管道天然气的贯通。同时,加强同自然资源、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加大园区急需项目土地报件费用的筹集,实现快速供地。

四是久久为功抓国家级高新区创建 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对标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锚定目标、乘势而上,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以上,力争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级高新区的创建标准,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和面向南亚东南亚极具影响力的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