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人民政府

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文山市这样干

信息来源:文山融媒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6日     点击:    
[字体: ]

12月25日,文山市“深化改革在文山”新闻发布会在文山发布厅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文山市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来抓,持续擦亮“文山之干”营商环境品牌。今年6月,蒋俊书记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进行了交流发言,得到省委省政府认可和肯定。

文山市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主要做法有:

持续提升服务效能。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攻坚行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强化政企沟通,强化工作落实,强化政务服务,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首创“24小时”亲民政务服务圈、“不打烊”智慧政务网络大厅,设立“办不成事”窗口,创新推行“办不了”署名回告制度,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实现政务服务从8小时向“白+黑”“全天候”转变,实现政务服务“自助办、随时办”,企业开办“免费办、一次办、就近办”,16项“高效办成一件事”已上线云南政务服务网并实现“零跑动”。打造智能化办税服务厅,设置“1分钟快办”、“特事特办”专窗,100余项涉税业务实现“7x24小时”自助办理。

服务企业精准解忧。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聚焦“构建公正法治环境、打造一流服务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将企业“所需”“所盼”放在首位,常态化开展“政企手牵手 服务零距离”活动,对企业反映问题清单化落实。特别是召开全省营商环境大会后,文山市第一时间创新推出招商营商“接诊大厅”,实行书记市长双周“集中会诊”,党政“一把手”面对面听企业家诉求,按照现场问诊开方或启动“2315”处置机制(即2天内组织专家会诊,3天内制定处置方案,15天内给予明确答复),倾情为企业纾难解困,目前已接诊企业30家,收集办理问题55个。“接诊大厅”模式的成功实践,是文山市服务理念的转变和创新,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有效尝试,成为文山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典范。

加快推动优化营商环境联动机制落实。持续深化“第一服务员”、驻企服务员、政企直通车等制度,主动向社会公布119名领导干部电话,30名处级干部挂联服务92户重点企业,选派58名干部进驻重点企业,协调解决问题91个,促成企业创业贷款授信1373笔,授信金额19.45亿元,放款金额18.72亿元,全方位“妈妈式”服务助企纾困,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一把手”累计赴省(境)外招商15次,累计会见客商116次,推动签订投资协议7个,协议总投资额41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全市净增经营主体7403户,企业净增2953户,实有经营主体9.2万户,每千人拥有企业增速15.92%,一批优质企业落地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