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人民政府

文山市新年第一会:用好“十招十保障”促农增收,以实际成效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

信息来源:文山融媒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03日     点击:    
[字体: ]

1月2日,新年上班首日,市委召开文山市“十招十保障”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州党委、政府相关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弘扬“西畴精神”,以“十招十保障”为抓手,深入推进“三个一批”示范点建设,持续实施农村工作“六件套”,以农民增收实际成效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

州委常委、市委书记蒋俊出席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乐加文主持会议。廖志鹏、柏应明、普光灿等出席。

会议指出,近年来,全市在守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红线的基础上,多措并举促农增收,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2年的15718元增加至2024年预计的18450元,年均增长8.7%,绝对数一直保持全州第一。

会议指出,市委把“十招十保障”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会议确定为新年第一会,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告诉大家,抓好农民增收就是今年全市“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州委“三农”工作决策部署的具体抓手,是推动州委“三个一批”和市委农村工作“六件套”的具体行动。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十招十保障”为具体抓手和切口,用实实在在的增收数据检验脱贫成果,用心用情用智书写富民增收的新答卷。

会议强调,全市要通过抓好“调结构,提升高产值作物比重”“上规模,推进集约化生产经营”“用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降成本,推进生产节本增效”“招‘小商’,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抓旅居,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育网红,搞活农村电商经济”“壮集体,让农民分享发展成果”“进园区,农民工变产业工人”“市民化,支持农民创业就业”十招,力争2025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450元以上,3年后提升至25000元以上、绝对值年均增长2000元以上、年均增长率11%以上。要切实做好建强基层党组织、建好高标准农田、完善农村物流设施、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补齐基础发展短板、强化农村社会保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待遇、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十保障”,为确保“十招31件事”增收措施落实落地保驾护航,打造促进农民增收的州府样板。

会议强调,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要紧盯5个方面的工作来巩固脱贫成效:一是紧盯重点对象抓监测、强帮扶;二是紧盯脱贫劳动力务工稳规模、提质效;三是紧盯“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补短板、强弱项;四是紧盯帮扶项目抓整改、促提升;五是紧盯群众满意度纾民困、解民忧。

会议强调,全市上下要大力弘扬“西畴精神”,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持续推进农村工作“六件套”,通过办好一件件“小事”实现民生大改善。

会议强调,新的一年,全市上下要以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为主线,抓实“十招十保障”、“三个一批”和农村工作“六件套”,把干劲激发出来,把具体措施转为工作成效,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图景,以全面跑起来、拼命干起来的状态,奋力推动全市“三农”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国平,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何跃坚,副市长王卫东分别就会议主题作表态发言;参会人员共同观看了《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三个一批”示范点建设》视频。

会议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在全市各乡镇(街道)设分会场。全市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市委各部委办、市级国家机关各办局、各人民团体及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