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人民政府

古木镇水旱救灾不含糊 坚决守住群众安全

信息来源:古木镇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3日     点击:    
[字体: ]

2024年,古木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坚持“预”字当先、“实”字托底,全力提升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水平,统筹兼顾,防抗结合,做到研判在先、部署在前,防灾减灾救灾绝不含糊,切实采取全链条压实责任、全要素完善应急体系、全身心储备防御物资、全方位处置水旱灾害措施,守住了水旱灾害防御底线。

——全链条压实防御职责。建立完善镇、村、组、户灾害防御四级责任人体系,严格落实河长制和处级领导包镇、镇级领导包村的包保责任制,挂钩处级、科级领导经常性深入下一线指导督促抗旱保供水、防汛防洪各项工作,严格24小时值班值守,发生险情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置,确保责任传导无遗漏、责任落实全覆盖,切实拧紧“责任链”,守牢“责任田”。今年以来,全镇挂钩处级领导下沉一线12人次,科级领导下沉65人次,一般干部下沉500人次,参与会商研判12次,应急救援10次,查看灾情23次,调研指导12次,解决问题12个,协调资金40余万元,协调项目5个。

——全要素完善应急体系。严格落实“1262”预警响应联动机制,编制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山洪等各类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或度汛方案,强化练兵、演练,切实提高协同工作水平和应急处置灾害的能力。目前,推送气象预报预警信息500余条,修订完善村社区灾害应急避险一页纸预案10个,优化转移路线及应急避难场所4个,编制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山洪等各类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或度汛方案12个,转移避险演练66次,争取30万元资金提质改造了古木镇综合应急救援站即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营房,设置村(社区)应急服务站10个,建成应急物资仓库3个,应急避难场所68个(其中镇级2个,共9000平方米,可容纳4500余人),村级66个。

——全身心储备应急物资。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原则,对标“全灾种、大应急”职能任务要求,全身心储备灾害应急物资。目前,配置应急水罐消防车1辆、应急检查巡逻车1辆、应急保障车5辆,消防栓22个,防火服53套,风力灭火机3台,其他各类应急救援、巡查检查类器材900余件套个。与周边企业签订互助保障协议,储备可调用机械22台(其中:挖掘机12台、装载机5台、运输车辆5台),确保应急响应时的满足救援需要。

——全方位处置水旱灾害。2024年9月8日早晨,受台风“摩羯”影响,古木镇出现强降雨,导致古木镇8个村社区出现滑坡、道路塌方、农作物等自然灾害,辖区布都村委会务兔、马郎、布都3个自然村遭受涝灾灾害最为严重。险情发生后,古木镇闻“汛”而动,立即启动防汛包保责任临灾预警“叫应”“叫醒”机制,督促村一级积极“回应”,调动66名吹哨责任人、应急明白人、灾害信息员,13名科级干部及全镇干部职工迅速到位,按照“四个一律”“三个紧急撤离”要求,全力完成险情期间人员转移避险工作,成功转移30户73人至安全地带避险,实现零伤亡。据统计,截至9月12日17时,灾害共造成全镇布都等8个村社区32个村组281户1353人不同程度受灾,紧急避险转移30户73人,房屋受灾11间,造成农作物(玉米、稻谷、蔬菜等)受灾912.7亩,成灾780.1亩,绝收660.7亩,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42.547万元。

目前,古木镇正在联合“三农”科技人员、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帮助受灾群众开展生产生活自救,对受损道路及时抢通保通,做实灾情统计上报等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不因灾返贫致贫,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