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人民政府

薄竹镇服务“一老一小”零距离 构建关爱服务新格局

信息来源:薄竹镇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19日     作者:薄竹镇人民政府     点击:    
[字体: ]

“一老一小”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事关千千万万家庭幸福安康。社区要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性课外实践活动,促进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省委王宁书记,通过人民网致信网友,信中表示:云南将努力解决好“一老一小”群众关心期盼的事,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州委书记陈明在富宁县和广南县调研时强调,要坚持像抓脱贫一样抓好“一老一小”关爱服务,用心用情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让文山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薄竹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老一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州委、市委工作要求,聚焦基层党组织“两个功能”“两个作用”发挥,在“一老一小”关爱事业上精耕细作,从服务群众的小事、杂事、细事入手,不断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实施了一系列推动“一老一小”关爱工作的“硬举措”,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新格局,书写和谐美好的幸福篇章。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微光成炬。薄竹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党建作为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保障,以村党组织为依托,引导辖区内的党员、先进模范、乡土(返乡)人才、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形成多支志愿服务队伍,探索“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凝聚各方合力,促进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深度融合。用心用情打造服务阵地,申报“童伴妈妈”项目,打造老回龙少年儿童之家示范点;在新回龙汤得村,通过组织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共建“一老一小”活动中心;白租革村委会以关心爱护“一老一小”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暖心举措,积极回应民生小事以有“形”之为、有“感”之举、有“效”之策绘出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乐诗冲村委会通过社会捐资、村校共建,形成党政、学校、家庭、社会合力推动的关爱服务闭环。典型带动、示范引领,形成了镇统筹、村负责、小组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创新工作模式,精准帮扶依托原有的“三助六护”一老一小关心关爱模式(健康助老延长寿、生活助老送关怀、文化助老享晚年、上学放学护童安、结对帮扶护童暖、心理咨询护童心、儿童之家护童乐、乡镇泳池护童游、家庭教育护童长),精准排查摸底数,完善留守老人探访关爱服务制度,推行“三色”管理,实行红色每日家访、黄色每周走访、绿色每月探访机制,常态跟踪服务137名困难老年人。创新推出点单、派单、接单和评单等“四单”工作机制,提供“点单式”关爱服务;挂村干部每月入户走访,了解老人存在困难和问题,收集、梳理民情民意信息,6名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和3名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分类整理“一老一小”需求,主动对接调配镇村干部、市级相关部门、辖区群团组织和爱心人士资源,制定服务活动计划,交办服务事项,做到对象点单明需求、站点派单定计划。今年以来,组织挂联单位和社会爱心人士到母鸡冲、白租革、新回龙等开展关心关爱慰问一老一小活动,上门探访“一老一小”900余人次,为他们带去了被子、米等物资和发放书包、书写笔等学习用品。11月11日下午,文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爱心企业文山源农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向幕诗冲村委会龙树脚小学,捐赠课外书籍10余套、书包48个、马克笔48盒。同时,依托少年儿童之家常态化开展文艺活动、绘画手工、体育运动、心理教育辅导等活动,积极动员儿童及家长参与活动,72次,涉及儿童1306人,开展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走访关爱慰问700余人次,以及各类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等宣讲活动100余次。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共管公护。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将“一老一小”服务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中,“一人一档”动态管理,167名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与842名留守儿童(554名困境儿童)、137名困难老年人,建立“1+N”结对包保服务机制,落实关爱服务对象“红黄蓝”三色动态管理,每月开展敲门问需、巡门问候、登门问学、串门问情、寻门问暖、进门问难的“六问”关爱服务。同时,联合市级挂联单位、镇卫生院、学校、派出所等部门,整合镇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群团组织人员、社会爱心人士、先进模范、乡土(返乡)人才、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力量组建了干部包保团、医疗服务团、教师护航团、巾帼暖心团、志愿服务团、邻里守望团等六支队伍,提供专业的助餐、助医、助急、助洁、助购、助学等“十助”服务。让温暖可触可感、实效可见可及,用心、用情、用力从细微之处构筑辖区“一老一小”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