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加持构建立体安防。东山乡通过抓好平台运用,不断升级完善“智慧东山”“智慧警务”建设,依托“5G数字乡村平台”,有效整合人、技、物资源优势,在公共区域、企业安装监控116个、音柱40个,严厉打击毁林开荒、私挖滥采等违法犯罪行为,实现了对全乡重点区域、关键节点的全天候、全覆盖社会治安防范管理。目前,东山乡累计安装1200余个监控探头,成为全市首个实现移动监控设备全覆盖的乡镇,并在四个村委会设置基层综治调度中心,授权监控管理。

在乡综治中心,各个监控拍摄画面清晰呈现,随意点击一处,区域内的房屋、道路、车辆通行等情况一目了然。百只摄像头也在东山乡组成了智慧网格平台的“触手”,构建了平安乡村的立体安防,实现全乡近10年内无命案发生。
东山乡还通过数智化手段,依托于文山移动的数据能力,为东山乡合掌村搭建村医信息化平台和乡村儿童成长关爱平台,在乡村为“一老一小”营造了更安全、健康、便捷且充满关怀的生活与成长环境。记者了解到,东山乡合掌村搭建村医信息化平台,主要是为村医提供慢性病随诊、远程监测、远程问诊等信息化工具,让村民更快捷、更方便地享受到诊疗服务。合掌村村民70岁的老人杨品专就通过村医信息化平台进行了健康管理,将他的身体状况数据实时录入了平台里,这样的手段让他深感如今社会发展带来的便利。
乡村儿童成长关爱平台则是通过智能定位设备结合移动位置服务,让家长可随时掌握孩子的位置信息,方便孩子上下学途中的安全监管,同时校园周边设置智能监控系统,借助保障校园及周边区域的安全秩序,让孩子能在更安全的环境中学习成长。特别是针对留守儿童等群体文山移动提供免费或优惠的通话、视频通话服务,方便与外出务工家长保持密切联系,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线上+线下”全覆盖打通办事渠道。今年6月,东山乡还研发了“幸福东山一码通”小程序,嵌入垃圾处理、为民办事、就业创业、调解矛盾等服务模块,为群众提供各类事项全周期、全流程服务办事指南,部分事项已实现线上链接办理,让群众享受到了“身边事、线上知、掌上办、一码通”的便捷服务。自6月份推广使用“幸福东山一码通”以来,东山乡共接到矛盾纠纷调解电话11次,通过矛盾纠纷模块申请3次,调解成功7件;务工岗位模块推荐宣传到40个自然村微信群,受众人次达4000余人;办事不出村模块共接到办事电话5次。
东山乡荒寨村委会荒寨村村民赵杨保一直在文山市区打零工,经常会面临因顾家无法做长工的问题,但在今年7月,随着他在村委会的微信群里看到村干部推广的“幸福东山一码通”的小程序后,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他在“就业不出村”板块看到千条招工信息,成功到就在家门口的云南鹏升硕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的蓝莓种植基地做工。

该小程序针对就业方面对辖区群众还有一个权益保障作用,即通过小程序实现就业而产生务工纠纷的,在权属辖区范围内东山乡派出所可全程介入处理,超出范围的可推荐挂村律师跟踪服务解决。除此之外,小程序上针对每块工作也有留言板和相应的咨询电话,就像客服一般可24小时为群众咨询服务。

小程序畅通了线上渠道,东山乡为了覆盖除年轻群体外的群众,每户群众门前还设置有群众联系公示牌、企业联系公示牌等,为他们搭建线下办事畅通渠道,有效推动矛盾处理、小病咨询、办事预约相关事项的办理,“线上线下”助力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
打造“低发案高满意”治理样板。近年来,东山乡以“建设数字乡村,打造幸福东山”为目标,积极探索激活基层治理新效能、创新平安乡村新模式,围绕“兴政、善治、便民”主旋律,从政府应用拓展到群众应用,全乡刑事案件、行政案件、信访总量均同比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攀升,东山乡从2022年数字东山到2023年智慧东山再到2024年幸福东山,一步步走出了“好在东山”的蝶变之路。目前,全乡刑事案件9件,破案3件,案件数同比下降30.77%;行政案件9件,结案7件,案件总数同比下降33.33%;信访总量4件,同比下降20%,连续10年“零”命案,2023年以来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保持排名全市前列,2024年跃升全州前列。
接下来,东山乡将继续认真落实相关会议精神,抓实党建促基层治理,持续在强引领、惠民生、重防控、广宣传上下功夫,全力打造打造“低发案高满意”治理样板,努力推动“双提升”工作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让老百姓的生活“样样好”,让东山变得“很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