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人民政府

奋力耕好“责任田” 共绘治理“新画卷”

——红甸乡人大代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和谐画卷绘就

信息来源:红甸乡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08日     点击:    
[字体: ]

近年来,红甸乡致力于构建完善人大代表全覆盖的乡村网格治理体系,坚持以人大代表分网格走访为原则,充分利用代表活动阵地努力化解基层矛盾,帮助村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激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并当好法治宣传员为全乡创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贡献人大力量。

一是化解矛盾促和谐。在日常生活中,村民们时常因地界纠纷、邻里矛盾等问题发生口角,一旦起了矛盾纠纷,村民们便秉承着“有事找代表,有事好商量”的原则,第一时间找代表帮忙调解,代表们对群众反映的各类矛盾问题及时回应、及时调解处理,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为了激发基层社会治理内生动力,充分发挥村规民约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作用,红甸乡人大代表还协助村委会,积极组织各村小组村民一起制定村规民约,从民风村风、环境治理等内容出发,“提倡家庭和睦、婚姻自由、共同承担家庭生产劳动,反对家庭暴力,违反的,每次处罚金约500元”,诸如此类共十五条。2024年,红甸村人大代表通过入户调解、口头劝解、组织群众到联络室调解等形式,深入群众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79件,同比上升41%,此举持续巩固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基层社会治理良好成效。

二是法制宣传强基固本。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为了把法制宣传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群众身边,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坚持以微信群、村广播、线上线下宣传等方式,用群众喜欢的家常话,将“大道理”转化为有烟火气息的“小故事”普及禁毒、反电诈、反邪教等知识,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引导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观念。

三是网格管理体察民情。近年来,红甸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基层、扎根基层、联系群众的优势,依托全乡35个基础网格、190个微网格,每个基础网格由1名人大代表或村“两委”干部担任专责网格员,负责服务管理以10—30户为单位搭建的若干个微网格。通过定期组织代表进网格、听民意、解民忧开展常态化履职、普法强基补短板、基层治理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起底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努力实现问题“格”中提、事情“格”中办、代表群众面对面的网格化履职模式,构建完善人大代表联系全覆盖的乡村网格治理体系,真正实现了矛盾化解在网格、民生落实在基层。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红甸乡将认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思想,充分发挥人大职权职能积极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大格局,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以人大智慧力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