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美膛、陈霞两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加强引导三七检验检测,提升三七产品高质量发展》(第11号提案)已收悉,按照市政协提案审委员会的要求,交由市三七资源开发利用中心承办,经与市委编办、市工信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文山三七产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进行会商,综合相关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三七是文山州乃至云南省最具特色的优势生物资源,也是州委州政府、市委市政府着力培育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之一。文山是三七的原产地和道地产区,种植技术成熟规范,种植面积和产量相对集中,90%以上的三七原料均通过文山三七市场上市交易,且国家已对文山三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业化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文山一直倾力发展三七产业,特别是近年来文山三七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逐步具备大产业大开发的必要条件。在此过程中两位委员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提出的提案完全切合《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三七发展条例》,州委、州政府印发的《中共文山州委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山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发〔2018〕15号)文件要求和决策部署,市级有关部门也是按照相关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一、关于“提升文山三七的美誉度,创新政府市场监督与公共服务的新模式”的建议
(一)产业资金设立情况。根据《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三七发展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生产、销售文山三七及其产品的,产品质量应当符合《文山三七》国家标准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对文山三七及其产品进行监测和监督抽检。第二十四条规定,文山三七及其产品的生产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自行或者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其生产、经营的文山三七及其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检测。作为文山州具备检验检测能力之一的文山三七数字本草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受生产单位和个人、或是执法部门监督抽样委托进行检验检测,起到了一定的关键作用。提案提出的用文山三七产业专项资金补贴、引导市场送检,加大执法抽检力度,部门与公司联动,都是很好的想法和思路。
在州级层面:从2019年以来,州级财政将三七产业发展资金纳入年度预算保障,文山三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文山三七科学研究、科技培训、扶持文山三七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统计调查、品牌建设、园区建设、产品检验检测、宣传和表彰等。2022年州人民政府将文山三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转变设立综合产业发展基金,该发展基金办公室设在文山州三七中医药发展中心,并明确该基金管理办法出台后可向综合产业发展基金申请中药材监督抽检经费。届时,文山市将积极申报中药材监督抽检经费,加大监督抽检力度,有效推进文山三七质量监管。在市级层面: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多年影响,目前更面临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点多、面广、频发,部分地区病例增长迅速,我省连续发生多起省外输入导致的本土疫情,文山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财政收入受到严重影响。加之市级财政一直困难,故目前暂未设立文山三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发展基金。
(二)打假治劣整治情况。提案指出的文山三七市场乱象确实存在,州市两级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力量开展打假治劣整治工作。一是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从2016年12月以来,组织相关部门执法人员组成“文山三七”品牌维权打假联合执法大队,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严厉打击三七违法生产经营和侵犯文山三七知识产权行为。提升了“文山三七”的品牌形象。二是州、市两级监管部门相互配合,积极开展抽查检验,近三年来抽检三七粉30批次,合格率100%。其中:2019年抽验19批次、2020年抽验11批次、2021年抽验10批次。开展特色产业三七花风险监测抽检55批次,合格15批次,抽检问题率27.2%,其中:2019年抽检30批次,2020年抽检25批次。三是加大三七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按照《文山州三七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文山州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文山市将三七市场秩序整治列入2022年“铁拳”行动的重点行动,重点整治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经营三七系列饮片(三七粉等)及三七药品制剂,加工销售三七粉、私切滥制三七系列饮片等,销售染色增重、以次充好、掺假使假三七,使用被污染的三七、假冒伪劣三七及提取有效成分后的三七废渣废料违法生产三七粉,在互联网上销售不合格三七粉等三七系列饮片,非法生产、销售未经批准的片剂、丸剂、胶囊剂等6类违法行为和企业、地下黑加工窝点清查。四是认真开展投诉举报受理及政策法规宣传工作。2019年以来通过12315投诉举报中心,共受理三七投诉举报咨询831件,其中投诉293件、举报345件,坚持以服务三七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营商环境为出发点,在受理消费投诉举报中强化分类处理和服务工作,为三七产业重点企业排忧解难和保驾护航,维护三七产业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二、关于“以三七质量信息追溯、质量数字化与信息化塑造“文山三七”品牌新高度”的建议
(一)追溯平台建设情况。文山州商务局于2015年实施国家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项目,截至目前,我州中药材企业申请使用国家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用户达62 户,已取得国家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统一标识授权企业 34 户,追溯品种从单一的三七、三七皂苷 2 类增加到目前的 16 类,涵盖了三七、三七皂苷、石 斛、天麻、丹参等云南特色优势品种。中药材赋码量大幅增加:药材可追溯 378 批次,赋码量 24.77万个,饮片可追溯 3592 批次,赋码量 887.12 万个,赋码共计911.89 万个,文山州赋码量占全省中药材流通追溯赋码量98%,排名全省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第一,累计赋码量占全省重要产品追溯体系54.36%。现该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平台已搭建并运行,但部分商户不愿进入该追溯平台,下步将加大宣传力度,逐步实现中药材追溯系统“来源可知、去向可查、责任可究”,不仅规范了市场、保护了消费者,企业的品牌价值也得到了提升,将进一步提高文山三七的认知度和知名度。
(二)流通渠道平台接入情况。一是深化与重点电商平台务实合作。通过政府引导电商平台资源,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以文品出山为归口,建立与阿里巴巴数字乡村等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促进平台深入服务到本地,帮助文山企业和产品打通线上消费供应链,扩大内需市场规模。二是依托融媒优势深挖数字经济潜力,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积极探索数字经济新业务,联合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先后开设了文山三七官方旗舰店(天猫店、京东店和抖音店),文山原产地商品官方旗舰店(天猫店),文品出山官方旗舰店(有赞商城和快手店),文品出山好物优选等7个官方品牌授权店铺作为产业引导和公共服务窗口,全方位组织农产品进馆销售。三是开设映象文山、文山三七、文品出山、文者山行、绿色文山5个直播账号,共开播276场。
(三)“三标”联用申请使用情况。按照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文山三七“三标”联用实施方案》要求,稳步推进“文山三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文山三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国家中药材(文山三七)流通追溯体系统一标识”三个标识授权使用(简称:“三标”联用)工作,加快文山三七品牌建设,进一步提高三七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截止 2022 年 4 月,文山市获得文山三七“三标”联用授权资格企业17家,获得文山三七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授权企业28家,获得文山三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使用授权企业38家,获得国家中药材(文山三七)流通追溯体系统一标识使用授权企业25家。
三、关于“文山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与文山三七数字本草检验中心共建技术服务中心”的建议
(一)文山州三七检验检测机构情况。目前文山州共有三七检验检测机构5家,分别是文山州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文山学院三七研究院、文山州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云南白药集团三七检验中心、文山三七数字本草检验中心,5家检测机构在人员设备、科研研究、资金使用、人力资源上各有优势。同时,也没有形成合力,存在三七检验检测资源力量分散、业务量(检品)不饱和、设备闲置的问题。
(二)文山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组建情况。《中共文山市委办公室文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文山市整合检验检测资源组建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文市办发〔2020〕19号)要求,将职能部门的检验检测职责进行整合,组建文山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即统一规划实验室建设,统一调配检测资源,统一开展检测业务,统一经费使用和统一协调管理,使检验检测能力基本覆盖执法部门日常监管需要,全面建立定位明晰、运转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布局合理、保障有力、公正可信的检验检测服务体系。机构规格为正科级,属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编制26人。目前已任副主任2名,划转工作人员5名,正在有序推进岗位设置、开办独立账户、实验室设计等工作。
下步,文山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组建完成,并能正常开展检验检测服务后,将积极与文山数字本草检验中心等三七检验检测机构共建技术服务中心,依托技术服务中心,共享先进检验检测机构技术、人才、高端精密仪器设备等资源,为中心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建立所需的技术、人才等条件支撑。
最后,非常感谢2位委员在文山三七产业发展上做出的重要贡献,也感谢你们提出的非常好的政协提案,希望一如既往多提意见建议,为三七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助力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山市三七资源开发利用中心
2022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