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政协经济和农业农村委员会小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实施耕地“解渴工程”工程加大农村灌溉用水管网建设的提案》(第24号提案)交由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文山市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早地占耕地总量近90%,由于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财困民穷,农田水利设施尤其是灌溉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农业“靠天吃饭”现象严重。由于缺乏必要的灌溉设施,文山市每年均受早灾影响,严重影响了三七、辣椒、生姜、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2023年多年不遇干旱更是造成小春减产一成以上,严重影响了群众增收。从省内发展形势看,文山本就处于发展的末梢,农业生产成本高、生产力低, 与省内昆明、曲靖、楚雄、红河等先进发达地区差距较大,目前云南省正在实施“滇中引水”工程,工程实施后将极大改善澳中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文山与滇中地区的发展差距将更为巨大,迫切需要实施“耕地解渴”工程,改善耕作条件,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缩小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建议:开展耕地灌溉网管建设规划。在积极推进德厚水库周边灌区建设的同时, 针对山区耕地采取合理运用已建水库、运用地形高差建设等方式,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市级投入力度,集中建设一批灌溉网管和调节水池,以更好满足产业发展和群众生产需求。建成后可采取向群众适当收取水费等方式解决建设维护资金,同时可开发一定数量管线维护公益性岗位用于保障农村低收入固脱贫成果,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赢。
二、关于“针对山区耕地采取合理运用已建水库、运用地形高差建设等方式,集中建设一批灌溉网管和调节水池”方面
2019年农建项目实施以来(主要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产粮大县、产油大县等),市农业农村局在德厚、小街、平坝、坝心、古木、秉烈等组织实施了一批农建项目,累计建设机耕路80条,全长约160公里,高位水池10个,容量2000米,管网10.2千米,预计投入资金1.5亿余元,受益土地面积10万余亩,目前70%以上项目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剩余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在今年年底以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2024年,文山市农业农村局分别在追栗街、秉烈、薄竹等乡镇规划储备了一批高标准农田项目,预计受益面积10万余亩,目前,追栗街三家寨、秉烈小平坝、薄竹以坞等项目已经通过州级评审,其他项目有关资料正在编制过程中。
三、关于“建成后可采取向群众适当收取水费等方式解决建设维护资金,同时可开发一定数量管线维护公益性岗位用于保障农村低收入固脱贫成果”方面
农建项目建成并通过验收后,市农业农村局及时将项目移交给所涉乡镇(街道),后续管护工作有关事宜,由乡镇(街道)结合实际制度有效的管护措施,确保项目能发挥长效作用,市农业农村局做好协助配合工作。
文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