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福跃、古皎、张建军等3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解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建议》(第29号)交由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文山市辖7乡7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下设152个村民委员会(社区)。其中:社区41个,村民委员会111个。全市国土面积2977平方公里。2023年末全市总人口为62.04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7.0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3%。随着老龄化不断加深,高龄化快速发展,“空巢”和“失能老人”越来越多,未富先衰问题日显突出,养老服务化社会需求日趋强烈。
目前,我市建有7个养老院(其中公建6个,民建1个)。建有3个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3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完成了街道及区域性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4个老年幸福食堂,形成城北、城南、城中全覆盖的布局;213个老年活动室。有养老床位1381张,其中养老机构床位986张,社区床位395张;有护理型床位762张,护理型床位占比为77.28%;养老机构从业人员46人,其中专职护理人员32人。
二、关于“建议民政部门协同慈善机构对养老事业的扶持力度”方面
一是先后出台了《文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文山市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文山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文山市贯彻落实全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任务分解方案》,一系列有关养老服务的政策规定出台,从政策、制度上保证养老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二是通过五社联动(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做好养老帮扶工作,与社区助民为民工作有机结合,纳入“五级网格”管理,纳入社区群众工作、纳入检查考核同步推进,夯实了基层抓落实的基础。以“党建+救助工作”联动方式,通过“云岭先锋”APP党员双报到平台,鼓励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
三、关于“政府兜牢养老底线,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设施提质改造工作”方面
一是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提高我市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抓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我市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老人的基本权益,在上级党、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的有利时机,认真履行职能,精心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认真抓好养老设施建设,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十四五”以来,完成了3个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4个日间照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个老年幸福食堂建设,新增床位150张;正在实施的乡镇敬老院项目1个,日间照料中心1个。项目实施后,我市养老床位可达到1611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22张。二是实施养老服务设施提质改造。为改善福利院、敬老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养老设施条件,构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养老服务体系,市民政局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对养老服务设施进行提质改造,做到提高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老年服务场所管理服务水平、提高老年人整体生活水平、提高养老行业服务管理水平。三是开展“经济困难老年人”关爱行动。动员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工作,文山市国有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171名,目前已对7名有意向入住人员提供免费失能鉴定,4人已完成入住;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685户;截至6月底,共发放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66.965万元,13393人次;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补贴404.31万元55859人次。
四、关于“民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动态跟踪,督促指导社区有序推进老年助餐服务扩面提质工作”方面
一是规范养老机构备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文山州民政局关于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实行养老机构备案工作的通知》,拟定了《养老机构备案流程》,制作了《设置养老服务机构备案书》、《设置养老服务机构备案书》等文书样本,对养老机构备案申请流程、申报材料、备案程序等予以明确。二是建立养老机构服务标准。制定完善国办福利机构及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人员管理、业务管理、财务管理、服务内容及护理标准等规定,引导和规范养老机构按照服务标准提供服务,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三是加强养老机构安全管理。会同消防等部门,开展社会办养老机构清理整治活动,重点查处养老机构安全隐患严重、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四是提升管理服务人员能力。重点加强养老机构负责人和骨干护理员培训,提高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五、关于“相关部门要把老年助餐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相关专项规划统筹推进,在财政预算内投资支持养老服务体系等建设中强化老年助餐服务能力”方面
(一)积极探索长效运营机制。一是向上级单位争取专项资金。文山市民政局向市人民政府、州民政局作专项汇报,积极汇报运营痛点,努力争取资金拨付。对全市已建成运营的“新时代老年幸福食堂”以每个点18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二是变更收费标准。为解决老年幸福食堂难以长期保持盈利的问题,经文山市民政局与上级部门汇报、经营方协商,保持部分公益性的前提下,变更收费标准为:60岁至79岁每人每餐8元,80岁至89岁没人每餐6元,90岁以上每人每餐2人,100岁以上免费。三是进一步发挥慈善会力量。利用摆摊设点、派发传单、新媒体宣传等方式,为“新时代老年幸福食堂”捐赠物资、善款用于帮助全市特殊困难老年人进行就餐,发扬中华民族的乐善好施、乐于助人美德,帮助解决企业部分经营难题,同时保障我市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就餐。四是对外开放。文山市的老年幸福食堂在保持公益性的基础上,对外开放,针对快递员、跑腿、代驾小哥、环卫工人、滴滴(出租)司机等工作人员凭证也能享受两荤三素8元/人/餐的优惠,其余村(居)民按照10元/餐进行收费。
(二)大力支持食堂自主造血。文山市民政局鼓励社区进行自主“造血”,通过研发售卖“卤鸡”等新菜品,增加营业额的同时,每份收益中划出部分用于维持食堂运营,同时,积极宣传,呼吁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广大群众贡献爱心,帮助食堂长效运营。
(三)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依托社会救助“物质+服务”创新试点工作,链接各种资源,联动多方力量,率先在全省开发小程序“益起助你”助老平台,精准录入社会兜底对象、留守老人、经济困难失能老人等人员信息,分别从提供生活照料、陪医就诊、心理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十助”服务,目前已完成救助特困人员611人、留守老人710人、留守困境儿童180人、城乡低保320人,节日和生日陪伴510人次,累计19873人直接受益,形成服务对象线上申请点单、服务供给主体线下开展服务的“掌上办”“指尖办”信息化救助链条,将一件件“小关爱”汇聚成老年人的“大幸福”。
感谢您对民政养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文山市民政局
2024年9月3日
(联系人及电话: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股田政阳,212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