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和园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的建议》(第7号)交由我们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文山市建成区面积40.9平方公里,统计城区人口25.93万人,建成区范围内运行3个供水厂,1个污水处理厂,5个临时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供水规模为11万方/日,生活污水产生量换算为8.8万方/日,生活污水处理规模为6.18万方/日(其中文山市污水处理厂5.5万方/日,5个临时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0.68万方/日)。2023年度统计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98%,2024年1-9月份城市污水处理率97.6%。
二、关于“提高认识”方面。
文山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攻坚战,充分认识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重要必要性,坚决扛牢扛实治理工作责任,将生活污水处理纳入常委政府议事日程,加强研究部署,先后制定了《2024年文山市盘龙河城区段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盘龙河黑臭水体整治方案》《文山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会等研究部署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事项,实地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堵点难点问题,着力推动盘龙河治理、第一、二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坚定不移加快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
二、关于“攻坚克难”方面
(一)加强污水设施提升改造。结合当前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现状,文山市已完成排查雨污管网780公里,管道清淤183公里、管道修复1245个,完成雨污管网改造42公里,整治污水直排口120个,新建成一体化临时污水设施34套(6800吨/天)和18座临时污水提升泵站,完成投资2.34亿元。文山市2023年度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较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通过开展老旧小区及周边配套管网改造,提升生活污水进厂量和进厂浓度,格林御庭、三鑫学院等管网空白区现采取临时措施处理生活污水,同时,文山市现有污水处理厂投入200万元完成了曝气设备改造,污水处理能力稳定在5.5万方/日以上,较改造前提高了4.2%,积极实施生活污水处理厂提升工程,利用三七产业园区剩余的0.7万方/日的污水处理能力,将城南片区部分生活污水进行提升处理。
(二)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第一污水处理厂建安投资4.7亿元,目前正在进行基坑土方及基坑防护工程施工,完成投资8600万元。完成城北片区截污干管建设3.3公里,完成投资3110万元。一污厂及干管建设完成后,新增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5万方/日。第二污水处理厂目前在开展土地征收前期工作,近期设计规模为4万方/日。同时,文山市第一、二污水处理厂和截污干管项目单独立项审批提级论证已通过,单独立项请示已报送至州级,正在审批中。
(三)全力整治盘龙河排污口。通过排查,盘龙河道沿岸排口数量共159个;截至目前,159个排口中已对120个排口进行了全面整治,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效,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和进水水质已有明显改善,盘龙河文山市段3个考核断面2022、2023年连续两年综合评价均达到或优于Ⅲ类。较2021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特别是盘龙河东方红电站断面较2021年全年综合评价Ⅳ类上提升了一类。
四、关于“加强监管”方面
对重点涉水企业开展排查,监督入河排污口设立单位根据排污许可证要求做好自行监测工作,确保排污受纳水体水质达标,对已审批入河排污口持续进行监管,加大排污单位执法监测力度,同时利用现场检查及日常工作,要求企业加强自身运行监管,确保排污口排水达到排放标准,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积极引导盘龙河流域周边村寨养殖户规范养殖行为,建设圈舍和粪污收集池,充分发酵后进行还田利用,减少畜禽粪污外排。同时,定期排查盘龙河流域周边规模养殖情况,以盘龙河流域和饮用水源点周边村寨为重点,持续推进农村卫生厕所建设,由市农业农村局作为业主单位在布都河水库饮用水源地周边18个村寨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以解决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全市1007个自然村全部建有村庄保洁制度并纳入村规民约管理,将盘龙河城区段划分为8段,由65家市级单位分段负责日常保洁工作,实施“清四乱”等系列专项行动,加大巡查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侵占河道、沿河清洗三七污水非法直排、破坏性捕鱼、随意向河道内倾倒垃圾等破坏岸线管理保护的行为,强化排水许可与接驳管理,加快消除城市建成区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加强河道周边环境卫生管理,通过定期巡查和整改,及时清理河道周边的垃圾和杂物,确保河道周边环境的整洁。
感谢您对文山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继续关注城市建设,多对我局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文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10月18日
(联系人及电话:市住建局综合股张敦景,213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