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燕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市绿化管理促进环境美化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文山市以打造“和谐文山”,建设山水园林宜居城市为目标,完成了《文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以“一河、两山、多轴”为重点,实施了盘龙河综合治理、东文山、西华山、体育中心、七花广场、休闲广场、市民广场、盘龙森林公园等市政设施和绿化美化工程,形成了以盘龙河沿河绿化为重点,广场公园绿化为节点,道路绿化为纽带,小区绿化为补充,面山绿化为屏障的生态绿网。但城区绿化建设仍存在道路建设、房地产开发挤占绿地,部分开发商对庭院绿化、居住小区绿化重视不够并为追求利益减少绿化面积,市政绿化档次不一、绿化类型单调、绿化质量不高,部分市民对绿化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等问题。
为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管理,提升城市绿化品质,文山市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城市绿化的长远和近期规划,并在开发建设时结合实际配植适地适树,建设“一街一景”,正确处理好绿化、美化、香化及季节关系,提升绿化品质,展现文山风貌,彰显文山特色。在老城区范围内未达到5亩零散无法整合的土地,由市土地收储中心收储后作为绿化和公共设施用地,做到见缝插绿,提升城市绿化率。同时,文山市结合建州60周年创建活动,组织实施了城区提质增绿项目,完成城区精品小游园建设4个、西山面山简易绿化、北联线绿化、38处闲置空地绿化美化,新建绿化8.23万平方米;启动实施了琵琶岛公园提质改造、花桥至登高片区道路等新建市政道路绿化、市民湿地公园建设的工程,新增绿化面积约2万平方米;并加强城区公共绿化管护,及时对缺塘死亡苗木及行道树进行补植补种,对行道树造型进行合理修剪,切实提升绿化景观效果。目前,文山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为28.89% 绿地面积1216.91公顷。
下步工作中,文山市将继续对城区绿化进行详细普查,认真组织实施提质增绿项目,对城区所有闲置空地进行绿化美化,提升城市绿化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按照《文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4—2030)》要求,对新建绿地做到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规划绿地建设,包括新建道路、小区、公园、棚户区改造范围等。并以适地适树的原则确定14种本土树种作为基调树种,并大力推广优秀乡土树种,如拟单性木兰、缅桂、木棉、清香树、麻栗坡含笑、西畴冬樱花等。同时,确定文山市城市园林绿地树种比例,要求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例为9:1、乔木与灌木比例为4:6。
二是根据街道区位,规划建设有文山特色的街道,特别是老城区、棚户区改造部分,尽可能展示文山风貌,达到“一街一景”,凸显文山特色,突出“市树(拟单性木兰)”、“市花(三七花)”及植物多样性,丰富季相变化。目前,正在实施的佛寿街片区改造项目,已考虑打造成“一街一景”街道,由于三七花种植条件等原因,不适宜种植于街道一侧,将以绿地小品形式体现。
三是在规划过程中,特别是城南河滨公园及其他市政公园建设项目,在绿化、美化的基础上,将更多考虑香化,多种植四季桂、八月桂、夜来香、栀子花、玫瑰、月季等香花植物。并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园林城市为契机,在街头绿地增设具有苗族、壮族、彝族等民族特色的园林小品。
四是在绿地建设过程中,适当引进和培育外来绿化树种、花卉,打造以本地品种为主、外来品种为辅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特别是对城区人流集中的广场、道路进行品种提升改造,在满足城市绿地主要功能的同时,实行树木、植被的合理配植,兼顾城市景观效果和季节特征,努力形成“春看花、夏看叶、秋观果、冬赏枝”的四季景色和多层次的绿化景观。
五是加强日常城区公共绿化管护力度。根据不同植物特性,做好肥水、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工作,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处理。同时,加大绿化美化宣传力度,千方百计提高市民绿化美化意识和素质,让每个市民都成为市区绿化美景的保护者,达到人人参与、人人享受的良好氛围。
感谢你对文山市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文山市人民政府
2018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