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蓝某,男,47岁,汉族,本科,工作单位:文山州生态环境局;联系电话:180XXXX5999;身份证号:532624XXXXXXXX0015 ;现住址:文山市卧龙街道丽水湖畔B区2-XX号。
当事人:陈某某,女,43岁,汉族,本科,工作单位: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联系电话:180XXXX9000;身份证号:532624XXXXXXXX0766 ;现住址:文山市卧龙街道丽水湖畔B区2-XX号。
一、违法事实和证据
本机关于2024年7月26日接到文山市自然资源局《关于核实认定丽水湖畔B区共34户违规加建情况的函》(文市自然资函【2024】479号)函件,函中载明了:“经我局工作人员现场勘查核实发现,丽水湖畔B共34户存在擅自加建情况,加建行为均未经规划许可,属于违规加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等有关规定。及附件:1.丽水湖畔B区违建面积统计表; 2.丽水湖畔B区违建房屋平面图。”
本机关两名执法人员根据2024年7月26日文山市自然资源局《关于核实认定丽水湖畔B区共34户违规加建情况的函》(文市自然资函【2024】479号)函件及附件:1.丽水湖畔B区违建面积统计表; 2.丽水湖畔B区违建房屋平面图:“该户在丽水湖畔B区2-XX号二层违规加建框架结构房屋,加建总建筑面积为1.65平方米”。于2024年7月29日对当事人蓝某、陈某某(户)在文山市卧龙街道丽水湖畔B区2-XX号擅自违规加建房屋的行为进行了立案,于2024年8月16日案件中止,该案件于2024年11月8日恢复调查,同时对当事人蓝某、陈某某进行调查询问并做了《调查(询问)笔录》、《现场勘验笔录》、查验三证等,同时到现场对违规加建部分房屋进行了实地勘验测量。经询问调查、现场勘验得知,蓝某、陈某某(户)未经规划许可,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于2019年6月在丽水湖畔小区B区2-XX号二层违规加建框架结构房屋,加建总建筑面积为1.65平方米。该户违法超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已构成违规加建行为,该建设行为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目前案件已调查终结。
二、行政处罚的证据和处罚结果
(一)在执法过程中所取得了如下证据:2024年7月26日文山市自然资源局《关于核实认定丽水湖畔B区共34户违规加建情况的函》(文市自然资函【2024】479号)函件及附件:1.丽水湖畔B区违建面积统计表; 2.丽水湖畔B区违建房屋平面图、《调查(询问)笔录》、《现场勘验笔录》及现场图片等相关证据资料为证。
(二)处罚结果:按照文山市城乡管理综合执法局、文山市自然资源局、文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文山市丽水湖畔违法建筑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文市城乡管联发[2023]5号)中整治措施(五):“加盖加建的,具备拆除条件的一律拆除;不具备拆除条件的,违建主体出具房屋安全鉴定报告后,由执法部门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查处;拒不整改也不接受处罚的,申请人民法院执行或依法拆除。”及文山联信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12月22日出具的《房屋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鉴定结论与建议:“1、结论:综合现场检查情况:丽水湖畔B区2-XX户地基基础子单元安全性等级评定为Bu级;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安全性等级评定为Au级;围护系统子单元安全性等起评定为Au级;综合评定受检房屋结构安全性等级为Bus级,安全性略低于《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对Aus级的要求,尚不影响房屋整体承载,满足房屋正常使用要求。2、建议:(1)拆除加建部分可能影响该建筑与相邻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安全,可能出现墙体与楼板开裂,抹灰层翘壳、脱落等现象,给双方利益造成较大影响。(2)今后使用过程中定时定期进行相关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加强对建筑的使用管理,严禁超载使用、随意加层、随意改变房屋结构和使用功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和《云南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拆除的城镇违法建筑,由违法建筑处置部门依法没收违法建筑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5%以上10%以下的罚款;(一)拆除该违法建筑可能对无过错利害关系人利益、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二)拆除该违法建筑可能严重影响相邻建筑安全的”。于2024年7月29日对当事人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于2024年8月16日案件中止,2024年11月8日恢复调查,对当事人蓝某、陈某某进行调查询问并做了《调查(询问)笔录》《现场勘验笔录》、同时对当事人下发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文市综执责改一股规超字【2024】第015号);2024年12月9日对当事人分别下发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文市综执罚先告一股规超字【2024】第015号、《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文市综执听告一股规超字【2024】第015号),并告知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当事人接到告知书之日在五个工作日内未提出陈述、申辩,也未申请听证,本人已书面承诺自愿放弃该陈述、申辩和听证的权利,自愿接受本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经本机关领导班子集体讨论一致同意决定对蓝某、陈某某(户)违规加建行为处理情况如下:
决定对当事人蓝某、陈某某(户)给予:一是依法没收违法收入。(即:按违规加建总建筑面积1.65平方米*重置成本价【框架结构】1560元/㎡=2574.00元);二是并处建设工程造价5%的罚款。(即:按违规加建总建筑面积1.65平方米*建设工程造价【框架结构建筑安装工程费】1020元/㎡*5%=84.15元);
以上两项罚款合计总金额为人民币:2574.00元+84.15元=2658.15元,大写:贰仟陆佰伍拾捌元壹角伍分。(注:违法收入按具有评估资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的框架结构重置成本价人民币¥:1560元/㎡计算;工程造价按具有评估资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的框架结构建筑安装工程费1020元/㎡计算。)
三、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当事人应当自接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2025年1月23日前)将罚款缴至(户名:文山市财政局,开户银行:国家金库文山市支库)。逾期不按照规定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四、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如当事人不服本处罚决定的,可以在收到本决定之日起60日内向文山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在6个月内向文山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间,本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
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将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执行或依照有关规定强制执行。
文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5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