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进一步将精心呵护未成年人工作落到实处,市民政局认真抓好《文山州加强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十条措施》贯彻落实,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结合民政工作实际,致力于“三个全覆盖”,筑牢留守儿童保护网。
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全覆盖。市民政局下发了《关于做好留守儿童统计上报及信息系统更新工作的通知》,对辖区内留守儿童进行排查并进行动态管理。牵头落实临时监护和兜底监护法定职责,对排查出的4860名留守儿童签订委托监护确认书;对无监护能力家庭的2名困境儿童履行民政兜底监护职责,送入州儿童福利院抚养;对暂时无法监护、监护不当家庭的2名困境儿童履行民政临时监护职责,同时代2名困境儿童向法院提起诉讼,重新指定新的法定监护人。努力让每名留守儿童和监护困境儿童处于有效监护状态。
少年儿童之家建设全覆盖。2017年市民政局开始组织建设儿童之家以来,先后争取到省、州福彩资金91万元,在全市152个村、社区建设了少年儿童之家。进一步加强对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和村、社区儿童主任规范管理,全方位提升文山市儿童福利服务基层队伍依法履职和工作服务能力,推动全市儿童福利工作规范化、精细化、专业化的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明确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17名,村、社区儿童主任152名。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共举办儿童督导员主任工作能力培训1次,覆盖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169人。
逐步实现关心关爱全覆盖。一是多形式开展结对帮扶。对全市排查出的留守儿童数据依托专业的社工进行分类,对不同问题需求的留守儿童分档造册,形成“一对一”或“多对一”帮扶措施。二是调动社会组织力量参与儿童保护工作。市民政局争取上级补助资金35万元用于17个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设置专职儿童督导员指导村、社区开展儿童关心关爱工作。其中,省级社工站试点项目1个(卧龙街道),配备专业社工2名;古木、柳井、新平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专业开展儿童服务工作,指导少年儿童之家开展“沐童计划”、“慧童计划”、“未保示范项目”等关心关爱活动。三是努力做好困境儿童生活保障。按时足额发放困境儿童生活补助,截至11月,纳入城市低保留守儿童5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5人;纳入农村低保留守儿童310人;纳入社会散居孤儿78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16人、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18人定期领取基本生活费(每人每月1340元);8名孤儿通过“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 每人每学年补助助学金1万元;4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获得一次性助学金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