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人民政府

文山市人民政府卧龙街道办事处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信息来源:卧龙街道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18日     点击:    
[字体: ]


2023年,卧龙街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抓手,以市委召开的“扫盲式”法治宣传教育暨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动员大会精神为指导,深入推进《文山市贯彻落实〈云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任务分解方案》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年度街道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举措和工作成效

(一)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深化“三项制度”落实。整合街道农业、应急、城管、自然资源等现有执法力量资源,全面完善充实街道行政执法力量。卧龙街道在编在岗工作人员66名(其中工勤人员20人),现有执法证且执法证在有效期内的人员共42名,持证率达91.3%。执法人员在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时,全面贯彻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明确重大执法事项审查机制及流程,切实保障行政执法的主体和执法程序合法性。今年来,办理行政许可案件31件,均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申办案件;办理行政检查案件84件,依法下达整改通知书17件,未办理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类案件。

2.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赋权委托的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同时明确专人负责行政执法监督平台的推广应用,并定期向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报送街道行政执法监督数据分析和行政执法工作报告。办理的所有案件均按时录入“云南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未出现推诿、瞒报现象。

3.强化执法能力培训。积极组织街道行政执法人员参与州、市、街道三级开展的执法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有效提升了街道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和行政执法水平。今年来共参与及开展执法业务培训17场(次),培训覆盖率达到100%,完成了州级60学时/人/年的考核指标。

4.加大行政执法透明度。全面推动行政执法公开化、透明化,畅通纪委监督举报渠道,设立举报信箱。开展的31件行政许可案件回访均邀请街道纪工委人员共同参与完成,让行政执法全过程在法纪监督下运行。

(二)强化全民普法宣传教育,营造法治社会良好氛围

1.聚焦“精准滴灌”开展“大普法”行动。街道建立重点行业、重点群体普法清单,分众、分类、分层次、分时段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综合考虑普法对象的年龄、性别、从事的职业因素,分类确定市场经营主体、农村“三留守”人员、中小学师生、务工人员、不良行为青少年、信访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琐事口角、婚恋家庭、邻里关系、经济纠纷等普法对象,精准开展普法工作。同时根据不同类别的重点对象,分类确定普法重点内容,确保普法工作因人而异、有的放矢,提高普法工作质效。结合“千场演出进万村”和“千个案例进万村”工作,邀请州、市文工团、街道辖区32支文艺队带案例和法律知识开展法治文艺演出132余场。

2.聚焦“通俗易懂”开展“大宣讲”行动。街道通过开展通俗化、可视化、便利化的宣讲活动,把法律常识转化成群众茶余饭后的“大白话”,让群众更好学习掌握生硬的法律条款。市专项普法工作队和街道社区普法工作队,充分发挥职能职责优势,整合辖区普法资源,切实将“大宣讲”行动融入到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以群众“听得懂、看得见、记得住、找得到”为目标,围绕典型案例、重点法律条款精心制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普法产品。街道13个社区分别在重点区域、人流地段建成法治阵地共15处,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3.聚焦“预防为主”开展“大排查”行动。最大限度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家门口。遇敏感节点定期组织开展排查预防,充分发挥网格作用,社区小组干部、党员干部、司法所人员、人民调解员和“法律明白人”深入到村居一线,日排查、周汇总、月总结,及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对发现的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调处。对倾向苗头重点排查预防,拓宽矛盾纠纷线索收集渠道和范围,将重点上访人群、行政复议案件、民生热线等纳入矛盾纠纷苗头排查范围,特别是事关民生的、多次拨打民生热线的问题,调解组织及时介入及时进行化解。同时街道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共召开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4次,确保工作责任压实到位、方法措施落实到位。

4.聚焦“典型引路”开展“大推广”行动。街道不断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以点带面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努力建设人人懂法、人人守法、人人有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区共组建5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及“红管家”队伍,承担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环境清洁、治安巡防等各项职能,以服务代替治理,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大以古丽水湖畔小区充分发挥“银发”队伍力量,老党员以强化党建引领为抓手,主动牵头成立小区党支部,推选热心肠、有威望、品德高的老党员和退休老干部担任党支部委员,为小区筑起“红色堡垒”,突出党建引领,增强“主心骨”,开启了烂尾楼小区破釜沉舟的自救之路。文新街社区组建“兵哥哥”志愿服务队,建立“宣、治、调、巡”网格联动机制,定期开展义务巡逻活动,常串困难群众的门,常敲重点人群的门,常守居民小区的门,及时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化解矛盾、服务群众。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执法队伍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还不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力量和能力水平与工作需求还存在差距,部分执法案件被州级抽查评查后,仍然出现不合格案件情况。二是卧龙街道辖区约有16.5万人口,外来人口流动性较大,辖区法治宣传教育难以实现全覆盖难以实现。三是法治建设工作不精不细,亮点经验做法缺乏谋划思考,法治建设工作停留在完成“规定动作”上,没有具有引导示范的特色亮点。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卧龙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和平安云南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确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为街道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在加强法治建设组织领导和保障、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执行党内法规制度、依法依规进行重大决策、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法治宣传教育、加强法治队伍建设等方面均亲自安排、经常过问,切实履行好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职责,年度严格按照《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办法》向市委依法治市办报送了主要领导的个人述法报告。组织召开党政班子会议,会议上听取法治建设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并就当前街道法治建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研判,提出2024年度法治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及措施。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强化自身法治意识及民主法治观念。紧扣街道工作实际,督促党政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严格执法程序和流程,确保干部职工严格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切实维护法律权威性和公平正义。并重点对城管执法队、街道综合执法队、应急、林业、畜牧等行业持有行政执法证件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确保工作开展依法依规,杜绝违法违纪事件发生。

(二)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加大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力度,强化对行政执法案件办理情况的检查考核。积极推广柔性执法制度,全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对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专业知识和党性修养学习培训、考核力度,努力提升法治建设队伍整体素质。

(三)主动作为,强化宣传。统筹职能部门、网格单位、法检公司、法律明白人、市级普法工作队工作力量,聚焦“三下降一扭转”工作目标,进一步整合多方力量,毫不松懈持续用力,深入群众,坚持把为民解忧、化解矛盾落实到专项普法具体工作中。既要做实普法宣传,又要落实督导责任,强化一线普法人员培训,切实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基层普法队伍。

(四)积极创造良好的法治化社会环境。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认真组织实施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强化跟踪督办,全力抓好法治为民办实事落地落实,切实解决好法治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具体实事项目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和企业在法治建设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山市人民政府卧龙街道办事处

2024年1月18日